“跨”学科之美,“融”育人之行——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联合蔡炎名师工作室,承办朱棣文教育联盟科研协作共同体活动

作者: 时间:2024-12-20 点击数:

“跨”学科之美,“融”育人之行

——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联合蔡炎名师工作室,承办朱棣文教育联盟科研协作共同体活动

12月17日午,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联合蔡炎名师工作室,承办了朱棣文教育联盟科研协作共同体活动。活动由学校教科室主任戈建红老师主持,蔡炎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朱棣文教育联盟科研协作共同体学校教科室主任、城厢四小科学老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理论学习

城厢四小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主持人沙妮副校长主持理论学习环节。带领大家学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特征与路径》《小学科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两篇文章,同时阐述了本次研讨课的研究主题、设计意图等,让老师们进一步了解了课题的基本情况。

课堂观察量表解读

在进入课堂观察前,城厢四小教科室主任戈建红介绍了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思路以及观察人员分工。希望可以在有目的的观察中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跨学科主题的融入、“大思政”育人的渗透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依据。

课堂观察

本次课题研究课,由城厢四小黄逸菲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一顶帽子》一课。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参与课堂,让学生经历帽子设计——选材——制作——展示的过程。通过做帽子活动,体验运用科学、美术、劳技等学科知识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上课过程中,课题组老师们坐在学生身旁,近距离观察学生的听课表现,认真记录学生发言和小组合作情况,有的老师还用手机拍下学生的导学单,及时发现问题,便于课后研究改进。

观课议课

课堂观察后,蔡炎名师工作室成员,集团教科室主任,学校科学老师分别进行了分组议课活动。

课堂观察汇报与研讨

议课后是研讨交流环节。蔡炎名师工作室成员,学校课题组代表,教科室主任代表分别就研讨课及课题开展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给课题组老师带来了继续研究的动力与方向。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交流探讨,是共同体学校间合作、共商、互助、共享的过程,课题组从中发现自身问题,寻求改进策略,切实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