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现在请大家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蟋蟀在选址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找出关键词做上记号“——”
3.文字再现: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1)聚焦:排水优良 温和的阳光
(2)对比:
①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②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或者有温和的阳光。
老师这样修改,可以吗?(“并且”,同时具备,用文中的词语就是——“慎重”)
【板书:慎重】哪些语句也体现了“慎重”?(不利用现成洞穴)
4.小结学法:你看,读书就要关注这样的关键词,【板书:抓关键词】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才是真正读懂课文。大家在这些关键词下面做上记号了吗?
5.对比阅读:我请同学读读蟋蟀慎重选址的句子。在这段文字中,还写到了其他的昆虫,他们是怎么选择住址的?把这两部分文字放在一起,你读出了什么?
(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其他昆虫随随便便,随处均可安家,用一个词语概括——随遇而安。而蟋蟀认认真真,非常慎重。
6.师生对读:接下来我和大家合作朗读,我读其他昆虫的语句,你们读蟋蟀的语句。
三、画说住宅,体会表达
1.快速浏览:这么挑剔的蟋蟀,慎重选址后,它建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住宅的特点?(5~6)
2.自读思考:哪里感受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
3.交流成果:
▲第5自然段:隧道倾斜 出口隐蔽 门口平坦 【板书:安全】
小结学法: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把文字化为画面。
【板书:文字——画面】
▲第6自然段:光滑 平整 简朴 清洁 干燥 卫生 【板书:舒适】
第5~6自然段,都是介绍蟋蟀的住宅,但有什么不同?(外部 内部)
体会:了解了蟋蟀住宅内部、外部的特点后,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
(请学生上台板书蟋蟀的特点)
4.对比读文:同学们,关于蟋蟀的住宅,我却看到很多这样的文字介绍。
他们这样写蟋蟀的洞穴:“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土穴中、草丛间,新建的洞穴只有一个出口。”
他们这样写蟋蟀的叫声:“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
读着读着,同样的意思感觉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的?在法布尔的笔下,那蟋蟀——就像人【板书:人】
5.写法小结:我们刚刚用了抓关键词、把文字转画面等方式,大致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安全舒适。小小的蟋蟀,大大的能量,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6.朗读体会: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一读第5~6自然段,再次感受这项伟大的工程。
小结写法:读着文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勤劳、智慧、有毅力的蟋蟀,这就是法布尔的语言,透过他的语言,我们发现在他的眼里、在他的心里这些蟋蟀还是虫吗?分明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啊!【板书:虫——人】这就是法布尔语言最大的特点,这就是《昆虫记》语言最大的特点。
五、关注要素,体会写法
1.过渡:学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蟋蟀的住宅为什么可以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结合板书回顾)
2.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本领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样伟大的工程,作者怎样观察到的?【板书:观察】我们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与表达的?
3.交流:
(1)抓关键词“一定”:感受作者连续观察:排水优良(雨天),有温暖的阳光(晴天)。【板书:连续】
(2)抓关键词“大多”:作者观察细致,观察了100多种昆虫,根据不同的情境,写下了“大多”。【板书:细致】
4.自主学习:读读第5自然段,想想作者怎样连续细致地观察,把那些用得准确的词圈出来。
5.交流:“最多、总有、绝不”
6.补充:法布尔曾经说:“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正因为这样的观察和记录,他才完成了世界名著——《昆虫记》。柔弱的蟋蟀、隐藏的洞穴,经过他连续细致的观察,准确的表达,显得这样特别这样伟大。
六、对比阅读,学习观察日记。
1.对比阅读《燕子窝》和《蟋蟀的住宅》
默读《燕子窝》和课文《蟋蟀的住宅》,进行比较,说说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记录内容相似:都观察了大自然中的动物,使用连续观察的方法,善用拟人,文章读起来生动有趣。
(2)表达形式不同:《燕子窝》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当天的观察结果;《蟋蟀的住宅》则是将长期观察的结果整理成一篇文章。
2.通过再读《燕子窝》,引导学生回顾观察日记的格式。
(1)复习日记的格式。要写上时间,还有天气情况。
(2)了解观察日记形式:单篇、多篇。
3.小结: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观察记录持续观察,并记录事物的变化。当观察积累到一定量后,我们就可以像比安基这样写出有趣的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