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活动学期阶段性总结
2023年2~6月我继续进行课题《“学做一体”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深度思维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学做一体”与“深度思维”的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简单的对本学期的课题活动进行一个总结:
2月份,以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为例进行了课例研讨,主要围绕“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课堂活动”中的“学做一体”探究体验及“深度思维”培养落实、“学习成效”这几个指标进行课堂观察后的情况说明和研讨。得出了相关结论:活动单的设计尽量对学生学习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好活动单,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宜太多,两个有思维层次性的活动比较合适,活动太多,容易形式主义,阻碍了学生在操作体验中的思考和感悟;精心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操作性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的重要方式,多样性的练习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3月份,进行了数学作业设计研讨,主要是基于课题主旨下的作业设计策略的分组研讨,通过直播聆听优秀做法和成果,明确优质的作业设计形式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数学思维的培养;针对不同年级初步得出了相应的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
4月份,课题组成员针对潘歆怿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展开了课例研讨。从“活动单的设计”、课堂环节的衔接、习题的设计与创编、活动探究的过程要求等方面进行教研,大家各抒己见,立足“学做一体”课堂主旨,研磨。
5月份,邀请了全国特级教师徐斌老师来校进行课堂指导与理论讲座,“学做一体”课堂中的“做”,可以是对某一猜测的验证实验活动,也可以是某一知识点的应用,如本节课就是在多次画圆中提升圆规的使用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在思维上对圆的认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以大单元的眼光来审视本课内容。让随便化地内容变的有框架,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价值,在操作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思维认知从一道题走向一类题。课堂观察量表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记录学生上课的状态,厘清学生思维的瓶颈,从而自足学情提高课堂效率,课堂观察量表是一个良好的科研课堂抓手。
6月份,以太仓市小学生学习品质提升专项之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课堂实践研讨活动为契机,《“学做一体”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深度思维的实践研究》再一次以课题研讨形式展开,同时结合数学课堂进行了思维能力培养专项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