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一体”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深度思维的实践研究之综合实践课例研究
——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为例
2024年10月28日,课题组开展了基于课题的综合实践领域课例研究活动,诣在通过课例研究总结“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下“综合实践”领域课程学习的有效方式,同时凝练出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
本次课题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课题组成员共同进行了理论学习,阅读文章《做数学:动态体现数学结构化——“平行四边形”章小结复习课为例》,通过阅读学习,夯实“学思做”的教学理念,并从实例中提炼相关教学策略,融入自身课堂之中。
接着,课题组开展课例研究,由顾敏莉老师执教了“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顾老师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多边形,初步感受钉子板上多边形,并大胆猜测影响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的因素。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内有一枚钉子的情况,学生形成了画一画图形、数一数面积、说一说发现的方法结构,形成了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思维方式。然后组织学生独立经历钉子板内有2枚钉子的情况,这是个巩固运用结构进行探究的过程。最后鼓励学大胆猜想多边形内有3枚、4枚、5枚甚至更多枚钉子时,多面形面积的情况并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画图、探究、验证。学生已有研究的方法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推导规律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以观察量表为课堂评价载体,课题组成员依据评价指标进行了课堂观察,并在课题活动时以课题研究的视角进行评课议课,指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这节课学生始终兴趣浓厚,他们就像个小小科学家,独立经历整个规律探究的过程,自觉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到结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通过本次课题活动的课例研究,课题组进一步总结了“有目的地观察——有方向地比较——有依据地猜测——有逻辑地验证——合理地总结”是“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下“综合实践”领域课程学习的有效方式;设计有层次的课堂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从扶到放,小组合作是有效开展实践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学生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