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2023.2)

作者: 时间:2023-02-23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学做一体”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深度思维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

立项编号

Z2022005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行政楼大会议室

时间

20232 21

研究主题

课堂活动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促进效果

所要解决问题

基于课题主旨下的课例研讨

研究方法

课例研究法

 

 

 

 

 

 

2021日,课题组成员对徐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进行了课例研讨,主要围绕“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课堂活动”中的“学做一体”探究体验及“深度思维”培养落实、“学习成效”这几个指标进行课堂观察后的情况说明和研讨。

首先,徐辉老师阐述了整节课的设计理念与意图,即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转变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所以,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車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因此主要从:1.比较中感悟‘转化’ 2.回顾中建模“转化” 3.练习中深刻“转化”三个层面设计教学活动。

接着课题组中负责观察的老师,分别对自己负责的观察内容进行说明与评析:

观察指标A反馈(韩旻老师)

首先,活动单中对“学习目标”的阐明具有指导性作用,学生明确了本节课需要学习什么,怎样进行学习,思维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从而带着目标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其次,“活动方案”以2个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举例、体会转化策略简便之处,体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接着设计有梯度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整节课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单,提高了教学效率。

观察指标B1反馈(顾敏莉老师)

在例1中,教师先让学生比较两个规则的图形,凸显出计算方法的便捷性,然后再对比不规则图形,学生在计算中发生困难,从而寻求一个方法使之成为规则的图形,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但不是盲目尝试,而是在活动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只有认真观察出图形的特点,转化才有明确方向。事实也证明学生观察后,基本能脱口而出“转变”或者“转化”这样的思想。

练习时首先是以分数的形式去表示阴影部分,这部分中最后一题特别值得推敲,学生结合三角形知识的讲解十分到位。剩余的两个练习,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而是结合练习,自己加入了一些简单的练习作为基础,比如面积的转化,首先用了一条小路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如何转化,然后又用了呈平行四边形的小路以及折线的小路,进行比较,最后出示了两条小路以及四条小路的练习。这些习题的练习,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观察指标B2反馈(陆晓蕾老师)

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通常是把新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能够解决的问题,把复杂一些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等。整节课学生经历从活动一: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至活动二引入其他问题中的转化,学生在小结时通过回顾的内容发现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未知的问题已知化。学会合作交流,经常反思,不断调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认知能力。再通过螺旋式的习题练习,学生对转化的策略的应用能够举一反三,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观察指标C反馈(汪碧莹老师)

通过课堂练习,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策略应用能力在不断增强,从分数、周长、面积不同角度的问题中,提炼转化策略的本质,学生能够较好的认识到怎样进行转化,何时进行转化。在全课总结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了生活中的转化,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的多样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以课堂观察量表为依托,认真做好每一次课例的研究,使教科研训落到实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1.活动单的设计尽量对学生学习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好活动单,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课堂活动的设计不宜太多,两个有思维层次性的活动比较合适,活动太多,容易形式主义,阻碍了学生在操作体验中的思考和感悟。

3.精心设计指向学习目标的操作性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的重要方式,多样性的练习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物化成果

课堂观察量表设计及观察意见  课例视频(案例)  活动单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