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单元解析
徐波老师首先进行了一年级的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也是“有意思”、令人“感兴趣”,在一年级的课程是“儿童的科学”,课堂中有大量的“探索空间”,孩子们可以表达“个人看法”,提升科学素养。
戴紫嫣老师进行了内容分析: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了解了我们身体的基本结构, 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每个感觉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还帮助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变化, 推测未来的身体信息, 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生长, 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知道保护感觉器官的重要性, 了解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 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李灵方老师进行了板块分析: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
高燕红老师进行了教学重难点的分析:1、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2、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3、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通过研讨活动,深刻认识了一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