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太仓市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方案》,参照高研班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培养方案和工作计划,高研班(道德与法治学科)8月集中研修活动于2023年8月28日在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举行。
导师胡婷婷校长与高研班学员们作了培训方案解读,与学员们一起学习《做优秀的新时代思政教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理论文献,并作了主题为《“大思政课”视域下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导师胡婷婷校长指导学员们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加强多学科融合并进,研究思政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策略以及思政课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综合育人实践路径。
最后,导师与学员们一一沟通,了解学员发展现状,一起互动交流培训规划引领发展。期待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们能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努力向优秀的新时代思政教师靠近。
学员感悟:
张海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体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将守住初心,以此为原点,接下来在团队导师和同伴的带领帮助下潜心研读理论知识,立足课堂深耕教学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持续走向“优秀”。
张铭晖: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塑造小学生正确意识,健全他们的人格,使其形成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法治观念具有关键性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和较强的家国情怀。通过胡校长本次对核心素养的讲解、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科,从而来提高素养培养质量。
李益敏: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于我们研修班的未来学习方向、学习形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对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研修学习充满了期待。胡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对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解读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标准。思政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题的介绍使我了解了前沿学术研究现状,深感思政课程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王陈晨: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读出课标和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课标和教材的精髓难点,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胡虹:思政教育是强基固本的灵魂性工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由于因人而异的原因成为了小学思政课教师,通过学习,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再迷茫,只有不断的自我磨课成长、团队带动等,才能助推我们持续发展,走向“优秀”。最重要的是,对于课题如何选题、课题研究怎么开展、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以及课题的组成部分,经过胡校的耐心讲解,结合实例逐条指导,让以往一头雾水的我有了前行的方向。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自我调整,学精学透此次研修班的理论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为小学思政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